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SYD-5096A 銅片腐蝕試驗器的試驗步驟意義
技術文章
依據 GB/T 5096《石油產品銅片腐蝕試驗法》,使用 SYD-5096A 銅片腐蝕試驗器測定石油產品(如汽油、柴油、潤滑油、溶劑油等)對銅的腐蝕程度,通過銅片表面腐蝕狀態評級,評估產品的腐蝕性及穩定性,為產品質量控制提供依據。
本程序適用于 SYD-5096A 銅片腐蝕試驗器,適用于測定液體石油產品在規定溫度和時間下對銅片的腐蝕性能,涵蓋 GB/T 5096 規定的各類試驗條件(如 50℃/3h、100℃/3h、120℃/3h 等)。
SYD-5096A 銅片腐蝕試驗器(含恒溫浴、溫控系統、攪拌裝置、試管支架、試管密封蓋)
銅片(純度≥99.9%,尺寸:75mm×13mm×1.5mm,符合 GB/T 5096 要求)
試管(耐溫玻璃試管,容積≥100mL,長度適配恒溫浴深度)
計時器(精度 ±1s)
溫度計(精度 ±0.1℃,量程覆蓋試驗溫度)
試驗員:負責樣品預處理、銅片打磨清洗、儀器操作、腐蝕結果觀察與評級。
復核員:檢查試驗過程合規性、銅片處理質量及評級結果準確性。
設備管理員:定期校準儀器溫控系統,維護恒溫浴及輔助工具。
若樣品中含有機械雜質或水分,用無灰濾紙過濾去除雜質,避免堵塞試管或污染銅片。
易揮發樣品需在陰涼處操作,避免輕組分揮發影響試驗結果。
檢查 SYD-5096A 試驗器:確認恒溫浴液位達標(浸沒試管中樣品液面≥20mm),攪拌裝置、溫控系統運行正常。
根據樣品標準要求設定試驗溫度(如汽油 50℃、柴油 100℃、潤滑油 120℃),開啟恒溫浴,待溫度穩定后波動應≤±0.1℃。
打磨:取新銅片,用 800 目耐水砂紙沿長度方向單向打磨(避免來回摩擦產生劃痕),去除表面氧化層,至銅片表面光亮無瑕疵。
精細處理:換用 1200 目砂紙重復打磨,進一步去除細微劃痕,確保表面均勻光滑。
清洗:用鑷子夾持銅片,依次用石油醚、無水乙醇沖洗(各沖洗 3 次),去除殘留磨屑和油脂;最后用丙酮沖洗 1 次,加速干燥。
檢查:在白光下觀察銅片,表面應無氧化色、劃痕、污漬,否則需重新處理。處理后銅片需在 10 分鐘內裝入樣品,避免暴露空氣中氧化。
用清潔干燥的試管取適量樣品(樣品體積需完quan浸沒銅片,液面距試管口≥20mm)。
用鑷子將處理好的銅片垂直放入試管,確保銅片完quan浸沒且不接觸試管壁(避免局部溫度偏差)。
蓋緊試管密封蓋(防止樣品揮發或浴液進入),將試管固定在 SYD-5096A 試驗器的試管支架上,放入恒溫浴中,確保樣品液面低于浴液液面≥10mm。
啟動計時器,按標準要求控制恒溫時間(如 3h、5h,精確至 ±1min)。恒溫期間保持攪拌正常,溫度波動≤±0.1℃。
恒溫時間結束后,用鑷子快速取出試管,立即取出銅片(避免樣品冷卻后附著)。
用無灰濾紙輕輕吸去銅片表面多余樣品(禁止擦拭,防止破壞腐蝕痕跡),再用石油醚沖洗 2 次,去除殘留樣品。
待銅片自然干燥(約 1-2 分鐘)后,在自然光或標準白光下(避免直射強光)觀察表面腐蝕狀態(顏色變化、斑點、氧化層等)。
將試驗后銅片與 GB/T 4985 標準色板對比,按以下等級評定:
1a 級:銅片基本保持光亮,無明顯變色;
1b 級:銅片輕微變色(淡橙色、淡黃色或淡紫紅色);
2a 級:銅片明顯變色(深橙色、藍色、紫色或輕微黃銅色);
2b 級:銅片嚴重變色(紅褐色、深褐色或帶淡綠色斑點);
3a 級:銅片局部腐蝕(有紅色或綠色腐蝕產物,邊緣明顯變色);
3b 級:銅片大面積腐蝕(紅色或綠色腐蝕產物覆蓋≥50% 表面);
4 級:銅片嚴重腐蝕(全面覆蓋黑色或深綠色腐蝕產物,可能伴隨點蝕)。
若銅片腐蝕狀態介于兩個等級之間,按較低等級(更嚴重腐蝕)評定。
對同一樣品進行至少 2 次平行試驗,若兩次評級結果差異超過 1 個等級,需重新試驗。
銅片污染控制:處理銅片時必須戴丁腈手套,禁止用手直接接觸;鑷子需用丙酮清洗后再使用,避免油脂、汗液污染銅片導致誤判。
溫度準確性:恒溫浴溫度偏差≤±0.1℃,溫度過高會加劇腐蝕,過低則可能導致腐蝕不充分。
樣品量要求:樣品必須完quan浸沒銅片,否則未浸沒部分與空氣接觸易氧化,干擾結果。
安全防護:操作高溫恒溫浴時佩戴防燙手套;使用丙酮、石油醚等溶劑時遠離火源,在通風櫥內操作。
異常處理:
關閉 SYD-5096A 試驗器電源,清理恒溫浴表面污漬,補充浴液至標準液位。
試驗后的銅片、廢液(樣品及清洗溶劑)按危險廢物規范處理。
試管、鑷子、砂紙等工具用丙酮清洗后干燥存放,標準色板放回避光干燥處保存。
本程序嚴格遵循 GB/T 5096 要求,通過規范操作可確保 SYD-5096A 銅片腐蝕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