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 公司新聞 > 簡述紫外熒光硫試驗器的六步操作指南
公司新聞
在石油產品、化工原料及環境監測領域,硫含量是衡量品質與環保性能的關鍵指標。紫外熒光硫試驗器憑借高靈敏度、寬線性范圍和優異重復性,成為測定樣品總硫含量的儀器。其精準性能的發揮,離不開規范的操作流程。掌握以下
紫外熒光硫試驗器的六步操作指南,確保每一次檢測都科學、可靠、高效。

第一步:環境準備,穩中求準
試驗應在通風良好、無強光直射、溫度穩定(15-30℃)、濕度適中的環境中進行。確保儀器接地良好,避免靜電干擾。開啟穩壓電源,連接氧氣與載氣(通常為高純氮氣),檢查氣路無泄漏,壓力調節至要求范圍(如氧氣0.2-0.3MPa)。
第二步:開機預熱,系統自檢
打開主機電源,啟動計算機及分析軟件。儀器需預熱至少30分鐘,使裂解爐溫度穩定在設定值(通常為1050-1100℃)。期間觀察系統狀態指示燈,確認氣流、溫度、光電倍增管高壓等參數正常,完成系統自檢。
第三步:氣流標定,確保穩定
通過流量計或內置傳感器,精確調節載氣與氧氣流量。載氣用于輸送樣品裂解后的氣體,氧氣則參與高溫氧化反應,確保硫化物轉化為SO?。氣流不穩定將直接影響響應值,需反復校準至設定值。
第四步:空白校正,消除背景
在無樣品條件下,運行一次“空白測定”,記錄系統本底信號。此步驟可扣除載氣、石英管殘留物等帶來的背景干擾,提高低含量樣品檢測的準確性。若空白值偏高,需老化或清洗裂解管。
第五步:進樣分析,精準注入
使用微量注射器準確吸取定量液體樣品(通常1-20μL),快速注入進樣口。進樣速度應均勻,避免濺漏或殘留。儀器自動裂解樣品,硫元素轉化為SO?,在紫外燈照射下發射特定波長熒光,由光電倍增管檢測并轉換為電信號。
第六步:數據處理,標定定量
通過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繪制校準曲線,軟件自動計算樣品硫含量。每次測試前后建議插入標準樣進行質控,確保系統漂移在允許范圍內。試驗結束后,繼續通載氣冷卻裂解爐至安全溫度,再關閉電源。